|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2014-09-22 作者: 来源: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节能达人”施阿姨的环保“攻略”
购物塑料袋循环使用、空瓶子旧书报分类回收、外出时随手关闭电源……这是百福弄社区“节能环保达人”施梅的真实生活写照。在大力提倡厉行节约、低碳环保的今天,施阿姨的这些生活态度与习惯,也深深地影响着其他人。
“施梅在节能环保方面是一把好手,她总结的一些生活技巧甚至足够写一本‘攻略’了。”百福弄社区党委书记王银卿告诉记者,平时,施梅喜欢“研究”一些节俭妙招,比如她会将收到的广告单做成垃圾盒,会用碎蛋壳来清洗细口瓶,她还用煮面条、饺子的汤来清洗餐具。“而且施梅有个好习惯,她每天上下楼的时候,会把邻居放在门口的生活垃圾,随手带到楼下的垃圾桶里。”王银卿说,久而久之,整个楼道的居民都受到了影响,如今就连出租户都养成帮别人带垃圾的好习惯。
记者走进施梅的家里时,就看到叠放在一起的各种盆和塑料桶。“这些工具主要作用就是一水多用。”施梅告诉记者,她将淘米、洗菜、刷碗的水放进一个盆里,用于冲洗马桶、浇花使用。“家里的东西能修复利用的,我从来不肯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施梅表示,前不久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我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又利用了起来,如今家里的厨房和厕所都装上了节水龙头,全家人在洗手时总是用盆接着洗,洗后的水再用来拖地。
对于施梅总结出的这套节能环保“攻略”,施梅的家人平时也严格贯彻。“像干电池、体温计这些物品,极易造成水银污染,我尽量把这些垃圾送到回收这类东西的地方,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回收,我便会在丢弃干电池、体温计等垃圾时,用废纸包裹起来,并在上面明显处标示‘危险’字样。”施梅的丈夫说,如今一家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很注重绿色文明,每个成员都养成了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施梅有个孙女叫佳佳,现在正在上小学。“在佳佳小时候,她很多玩具都是我亲手制作的,比如我用废旧的盒子加上电珠、电池,为她制作了一个简易台灯;用旧塑料和牛皮纸,做了一个波浪鼓。”施梅表示,并不是说家里买不起玩具,我是想从小培养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此外,施梅还是社区的一名流动党员,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多年前,我加入到社区的‘五色服务队’的大家庭中,自愿成为了‘蒋明观绿色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义务为小区修剪树木,定期清理绿化带垃圾。”施梅说。[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编辑:雨松] |
版权免责声明:本网站在刊发相关信息或图片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相关信息的权利人或与权利人取得联系;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信息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电话或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以便支付相应稿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