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鲜花三鞠躬”代替“鞭炮烧纸灰烟飞”
献一束鲜花告慰先人;洒一杯水酒缅怀逝者;写一句思念追忆亲人……清明节期间,保定市各大公墓、陵园迎来了扫墓高峰期。记者获悉,相较于原先烧纸钱、放鞭炮等“老传统”,今年更多市民接受低碳环保的祭扫“新观念”,“花祭”、“网祭”等新祭扫形式逐渐深入人心,日趋主流。
清明节前夕,记者走访了保定市多家花店,发现今年选择购买鲜花祭拜亲人的市民有所增加。恒祥北大街一家花店的店员表示,这两年买花扫墓的人确实多了,“这几天有不少顾客预订了扫墓用的鲜花。一般订白菊、康乃馨的比较多,也有人特别订购亲人生前钟爱的鲜花品种。”
在保定市殡仪馆祭奠区,记者看到鲜花供放台上,一束束鲜花娇艳欲滴,寄语墙上,一张张卡片写满对亲人的思念。“我们在祭奠区内设置了鲜花供放台及寄语墙,保定市民可以在鲜花供放台上放置鲜花,在寄语墙上贴上心愿卡片,抒发对亲人的追思。”保定市殡仪馆工作人员李永军告诉记者,以往每年清明节,市殡仪馆以及人民公墓里鞭炮渣滓、烧冥币的余灰都“泛滥成灾”,一车300斤左右的容量,清洁人员要反复拉上近30车才能清扫干净。为此,今年保定市殡仪馆特别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劝导市民少烧纸,鼓励鲜花祭奠、文明祭祀,效果十分显著,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用鲜花代替烧纸。
据保定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张建平介绍,近几年,保定市对文明祭奠进行了广泛宣传与倡导,少烧纸、不放炮的祭祀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虽然传统的祭奠仪式背后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伦理观,有着强大的文化基础。但随着时代变迁,老习俗也需要革新嬗变,他们是面对不断的雾霾污染,只要缅怀先人、尊老孝亲的真情在,鲜花可以替代纸钱、音乐可以替代鞭炮、网络遥拜可以替代舟车劳顿,清新自然的祭拜方式可使清明节收获更为‘清明’的内涵。”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编辑:雨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