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引发的真菌病危及小麦生产

来源:
导读 气候变化对全世界的产量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其中植物病害是主要风险之一。由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的 Senthold Asseng 教授领导的国...

气候变化对全世界的产量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其中植物病害是主要风险之一。由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的 Senthold Asseng 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现已表明,真菌病麦瘟病的进一步蔓延可能会导致到 2050 年全球小麦产量减少 13%。这对全球来说是一个戏剧性的结果。食品安全。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种植面积达2.22亿公顷,产量达7.79亿吨。与所有植物物种一样,它也在与由于气候变化而比几年前传播得更快的疾病作斗争。其中之一是小麦瘟病。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自 1985 年首次发现米霉属真菌以来,它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严重威胁。它最初从巴西传播到邻国。南美洲以外的首例病例分别于 2016 年在孟加拉国和 2018 年在赞比亚发生。来自德国、墨西哥、孟加拉国、美国和巴西的研究人员现已首次对小麦瘟疫未来的传播方式进行了建模。

该地区小麦总面积的 75% 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南美洲、南部非洲和亚洲将是未来受该病传播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非洲和南美洲高达 75% 的小麦种植面积未来可能面临风险。

据预测,小麦瘟疫还将继续在此前仅受到轻微影响的国家蔓延,包括阿根廷、赞比亚和孟加拉国。这种真菌还渗透到了以前未曾接触过的国家。这些地区包括乌拉圭、中美洲、美国东南部、东非、印度和澳大利亚东部。

根据该模型,欧洲和东亚的风险较低,但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和中国东南部温暖潮湿的地区除外。相反,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气候干燥,出现 35°C 以上高温的频率更高,麦瘟的风险也可能会降低。然而,在这些情况下,热应力会降低屈服潜力。

巨大的产量损失需要适当的管理

受影响地区是受气候变化直接后果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粮食不安全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一项重大挑战,对小麦的需求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在许多地区,农民将不得不改种更健壮的作物,以避免农作物歉收和经济损失。

例如,在巴西中西部,小麦越来越多地被玉米取代。应对未来产量损失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培育抗性小麦品种。CIMMYT 与国家农业研究系统 (NAR) 合作伙伴合作推出了几种抗小麦瘟病品种,这些品种有助于减轻小麦瘟疫的影响。

通过正确的播种日期,可以在出穗阶段避免小麦稻瘟病的发生。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避免巴西中部早播和孟加拉国晚播。

关于小麦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的首次研究

以往关于气候变化引起的产量变化的研究主要考虑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如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和大气中CO 2排放增加。迄今为止,对真菌病害的研究忽略了麦瘟病。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将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模型与新开发的小麦瘟疫模型相结合,重点研究了小麦瘟疫对生产的影响。因此,天气等环境条件以及植物生长数据都包含在计算中。

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们正在对耳朵成熟时特别敏感的阶段的疾病压力进行建模。研究重点是小麦瘟病对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其他后果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产量。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